3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公布了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从发布的新版数据可以发现,新版数据统计口径有3项主要变化:一是加工贸易从货物贸易调整至服务贸易;二是转手买卖从服务贸易调整至货物贸易;三是新版表式中借方用负值表示,服务贸易分类由13项减少至12项。
3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公布了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从发布的新版数据可以发现,新版数据统计口径有3项主要变化:一是加工贸易从货物贸易调整至服务贸易;二是转手买卖从服务贸易调整至货物贸易;三是新版表式中借方用负值表示,服务贸易分类由13项减少至12项。
这是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发布形式的第二次改变,该数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开始,服务贸易的数据由包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按季度公布变为按月单独公布。
长期以来,与货物贸易顺差持续递增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显著。按人民币计价,2015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633亿元人民币。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670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逆差1037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记者,1月份数据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我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比低;二是货物贸易保持顺差,服务贸易逆差。
从分项数据来看,逆差主要产生在旅行、运输、金融服务以及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其中,旅行项以967亿元人民币(等值157亿美元)居于首位,占全部逆差的93%。服务贸易中,仅加工服务、建筑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其他商业服务的少数5项出现小额顺差。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我国于两年前跃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路途并不平坦。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53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与此同时,服务贸易逆差由2012年的897亿美元扩大至1184.6亿美元,增幅高达32.1%,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并以旅游业的逆差最为显著。
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怎样才能摘掉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国的“帽子”,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服务贸易是衡量贸易强国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对企业来说,可以促进其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公民来说,可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社会来说,可以改善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结构更加合理。
然而,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为落后,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温彬告诉记者,从全球范围来看,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在20%左右。2001年美国、德国和日本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分别为23.6%、20.0%、22.7%,到2012年分别为26.6%、21.4%、18.8%。即使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和印度相比,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印度是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该比重达到48.3%。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服务业的优势集中在旅游、建筑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缺乏独具竞争力的优势服务业和品牌,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不能承担全球需求,自身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同时,造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我国服务贸易体制机制不完善,束缚了服务业的生产力。此外,服务中介组织缺乏,无法发挥对服务贸易企业的支撑作用。
随着新经济形式的出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会渐显。在新兴领域,我国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刚刚结束的两会传递出的创新、创造等理念,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将是我国服务贸易由弱变强的机遇所在。在一系列的创新理念中,“互联网+”概念的强势推出,为我国服务贸易带来了转型升级机遇。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参与整合的特性可以解决我国服务行业中介组织体系发育不健全的问题,同时,互联网触手可及的特性也将为其服务对象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互联网+服务贸易”中的互联网金融和跨境电子商务,是众多国家极力推动的两个领域。一方面,我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支持以及管理政策,重点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同时完善金融、物流等配套体系;另一方面,电商企业要积极提升行业数据运用和信息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若抓住此次推动我国经济、升级服务贸易的机遇,我国就可以早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