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计算深化应用成为信息技术发展新常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18

摘要:

2014年,云计算深化应用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常态。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云服务厂商在相关应用和产品上加快布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格局仍存较大变数;国家相关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云安全建设力度加强。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措施的落地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的实施,云计算产业培育被提升至国家层面,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一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2014年,全球云服务市场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增速是一般技术市场的4~5倍。Gartner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见图10-1);2015~2018年,市场增速将保持稳定,维持在16%~18%。

  图10-2 2013~2015年全球云服务细分市场情况

2014年,全球云服务细分市场中,市场容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云广告(Cloud Advertising)、业务流程即服务(B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占比分别达到45%、24%、17%,增长最快的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同比增长35.9%(见图10-2)。由此可见,云计算技术及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企业业务方式产生了影响,如营销、支付、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工业控制甚至供应链管理等,同时,软件和信息基础设施仍然是云计算发挥作用和影响力的主战场。

从全球云服务市场横向对比来看,我国的云计算仍然保持着低总量、高增速的发展态势。北美和西欧的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8%和23%,而中国的市场占比只有5%,约为75.6亿美元(见图10-3)。不过,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增速较快,2014年同比增长31%,快于北美和西S),同比增长35.9%(见图10-2)。欧。

  图10-3 2014年全球云服务市场地域分布情况

201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较快,市场规模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43%(见图10-4);预计2015~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2%。虽然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云计算市场体量较小,云计算技术及其服务模式对传统IT服务的渗透还不深,但同时意味着我国的云计算市场潜力巨大。

从细分领域看,IaaS依然占据我国云计算市场的主导地位,Saa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margin-left: 0px; padding-top: 0px">

  图10-5 201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各细分领域占比

二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格局存较大变数

201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首先,国际云计算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相继落地并陆续商用(见表10-1),进一步挤压了国内云服务厂商的市场份额。其次,国内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和国际IT巨头占据了以IaaS为主的大部分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在云服务价格方面竞相压价,使得中小云服务厂商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

云服务价格降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持续的技术升级和资源优化,云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这是大幅降价的基础;二是竞相压价是云服务商迅速抢占客户、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2014年,阿里云一共降价6次,基础性云服务器产品累计降幅最高达61%。2014年5月,腾讯云服务器和云数据库全线降价,降幅高达53%,云服务器价格甚至低至三折。在进行价格战的同时,云服务商希望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来拉拢用户,如腾讯云大力推广“百分服务”。从长远来看,服务能力将成为未来云计算市场竞争的关键决胜因素。

  表10-1 截至2015年2月28日国外云服务厂商在中国正式商用情况

在市场份额方面,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和国际IT巨头位居前列,占领了大部分市场。IDC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阿里云以22.8%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IaaS服务市场;电信运营商紧随其后,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列第二、三位;微软的Windows Azure和亚马逊AWS列第四、第五位。应引起注意的是,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很小却发展迅速,市场格局仍有很大的变数,如PaaS和SaaS市场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占比第一的亚马逊AWS在中国也尚未正式商用。

三 各方布局加快,云计算应用和产品逐渐增多

2014年,IaaS领域,无论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云计算服务商,还是云服务创业企业,都发展迅速,IaaS平台的云计算产品逐渐普及,用户量增多。SaaS从消费领域渗透到企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明星产品,比如用友畅捷通、八百客的在线CRM,很小却发展迅速,市场格局仍有很大的变数,如PaaS和SaaS市场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开始普及。相较于前两大领域,PaaS的发展较为缓慢,这可能是由于PaaS平台的关注者多数是开发者。

  表10-2 我国云计算市场竞争的企业分类及其特点

互联网公司继续引领产业发展。2014年,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还是金山、盛大等,甚至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专注于云计算的创业公司青云、Ucloud,在云计算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见表10-2)。2014年,阿里云在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表现抢眼,各地政府均希望借助云计算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腾讯云对外开放以后,凭借云分析、信鸽推送、大数据等运营辅助,携手广点通、应用宝等营销平台,扎根于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云端生态链并实现价值共享(见表10-3)。

  表10-3 2014年BAT在云计算领域的成果和布局

运营商避开在云计算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上经验较少的短板,充分利用基础资源优势,一方面加紧云数据中心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截至2014年5月,中国移动的“大云”产品在17个省公司有近100个应用实现落地,部署规模超过3000台服务器,数据存储达15PB。2015年初,中国移动宣布与百度共建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百度亦庄新一代搜索数据中心,这将成为首个针对移动互联网业务大规模部署的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云着力发展混合云,推进专署云的弹性扩展,以便能够使其企业和政府客户在需求大规模到来时方便快速地提升能力。中国电信与金山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从IDC等底层基础资源合作逐步上升至上层云产品和应用服务,在云主机安全、弹性块存储(EBS)领域及内容分发网络(CDN)领域开展合作。

传统IT厂商加速转型,不局限于销售软硬件产品,也考虑初,中国移动宣布与百度共建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百度亦庄新一代搜提供云服务。云计算的租赁服务打破了传统的IT服务模式,但从市场规模来看,传统IT厂商,特别是硬件厂商,由于国产化替代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4年浪潮、华为、联想、曙光、宝德等服务器厂商的业绩提升幅度都很大,但其客户已经不再是一家家普通企业,而是提供公有云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批量采购或标准化或定制化的设备为其他企业提供云服务。在这个过程中,IT厂商从直接供应商变成了间接供应商,主动权变弱。所以,要打破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平台的控制,IT厂商就需要自己做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联想、浪潮等主要的IT厂商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公有云服务,不过和互联网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云服务都还在试水阶段,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比较远。预计2015年,传统IT企业将会大力建设自己的云服务平台,以掌握和客户直接接触的主动权。

作为云主机和云存储的基础,IDC基础服务商逐步被整合,成为云计算产业的一部分。由于国家政策因素,海外企业在华发展云计算必须借道国内IDC提供商,大型的、优质的IDC企业备受青睐,世纪互联、首都在线等均已经与国外云服务商达成了战略合作。除了域名注册以外,大多数云服务无论从使用体验还是价格上,都已经可以替代传统的IDC服务,IDC企业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会越来越少的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而成为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供应商。2009年阿里巴巴收购中国万网,2014年底小米金山3亿美元入股世纪互联,这意味着IDC服务商逐渐成为云计算中的一环。2015年,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传统IDC厂商将迎来一轮整合潮。有实力的云计算厂商为了保证其对机房的控制,将会更多地考虑并购或者投资传统IDC。作为基础服务提供商,IDC的整体市场规模还可能增长,但传统IDC的原有业务必将受到挑战,基础服务将被打包进其他厂商的云服务中,而不再是直接售卖。

四 云计算国家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云安全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云计算安全问题应引起企业、政小米金山3亿美元入股世纪互联,这意味着IDC服务商逐渐成为云计算中的一环。2015年,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传统IDC厂商将迎来一轮整合潮。有实力的云计算厂商为了保证其对机房的控制,将会更多地考虑并购或者投资传统IDC。作为基础服务提供商,IDC的整体市场规模还可能增长,但传统IDC的原有业务必将受到挑战,基础服务将被打包进其他厂商的府乃至个人的足够重视。从纯粹的数据保存方式看,云服务平台更加安全。大型的云服务商往往具备更多的网络安全保障经验和充足的技术、资金,相对于单个企业或者个人来说,能够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方案。但是,由于云服务的平台化、规模化、网络化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本地服务,云服务出现安全问题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也会更大。因此,构建我国云计算标准,建立安全的云计算环境势在必行。一方面,云计算已经进入政府采购名录,正在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青睐的IT技术,国家亟须一个安全、有序的云计算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云计算安全性可以促进云计算的创新发展,有利于解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整合不均和建设缺乏协同等问题。

云计算国家标准GB/T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和GB/T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于2014年9月3日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云计算国家标准化工作进入新阶段。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照了美国的联邦风险与评估管理计划(FedRAMP),计划于2015年4月1日开始实施,它们共同构成我国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标准。两大标准对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如安全管理责任不变、资源的所有权不变、司法管辖关系不变、安全管理水平不变、坚持先审后用原则。<云计算国家标准GB/T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和GB/T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于2014年9月3日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云计算国家标准化工作进入新阶段。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照了美国的联邦风险与评估管理计划(FedRAMP),计划于2015年4月1日开始实施,它们共同构成我国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标准。两大标准对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提出/p>

GB/T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主要面向云计算服务商和测评机构。云服务商准备给政务部门提供服务时,要落实安全能力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并提出申请。政府的办公室会组织相关的测评机构,按照这个标准对云服务商进行测评,所以政府采购云服务将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则(见表10-4)。GB/T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主要面向党政部门。党政机关使用云计算服务时,要参照安全指南的要求,分析拟迁移到云平台上的业务和数据的重要程度、敏感程度,以决定是否适合迁移到云平台,同时还要确定如何迁移、如何选择服务商等事项。

云计算服务安全审查国家标准应用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2014年5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信安标委”)在北京举办了“云计算服务安全审查国家标准应用试点启动会”。会议主要就《信息安全技术云"318" alt="" src="http://www.pishu.com.cn计算服务安全指南》和《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的标准应用试点的部署情况及试点方案等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同月,我国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云计算服务成为审查对象之一。2014年9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审查国家标准应用试点工作会议。会议对两个国家标准的应用试点工作进行了交流、总结,为完善标准、增强标准可标性及加强云服务的安全保证能力和安全监管等提出了建议,探索了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要求(见图10-6)。

图10-6 海淀区政务云平台的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审查流程

除了官方的国家标准以外,行业内也自发地开展云计算服务安全认证。2013年5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三大电信运营商、主要互联网企业和设备提供商组成的“可信云服务工作组”正式成立,该工作组制定了《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框架》标准和“可信云服务系列评估方法”,并开展“可信云服务认证”。截至2014年7月,已有19家云服务商的35项云服务通过了“可信云服务认证”。

五 政策力度不断增强,助力产业发展

2010年以来,我国的云计算产业促进政策保持了很强的连续性,而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1月,云计算试点城市由5个quo;可信云服务工作组”正式成立,该工作组制定了《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框架》标准和“可信云服务系列评估方法”,并开展“可信云服务认证”。截至2014年7月,已有19家云服务商的35项云服务通过了“可信云服务认证”。

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以下简称“5号文”)发布,加大了对云计算产业的财税扶持力度。5号文提出,到2017年,我国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降低创业门槛、服务民生、培育新业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到2020年,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该意见对云计算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对云计算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5号文的推动下,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将迎来重大利好期,资金、技术、人才将进一步涌入云计算产业,传统信息技术企业转型将加速(见表10-5)。

从开展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到专项资金支持,再到5号文的发布,我国的云计算产业促进政策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政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未来,与5号文相配套的云计算政策将陆续出台,云计算“十三五”规划也将发布实施,产业发展的政策动力将会长期存在。

 

 



 

 



本文链接: http://gzhea.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81206/6287.html